强迫我取消体育课以后,家长悔疯了

第1章

1

为了保证学生们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,打好身体基础,作为班主任,我要求所有任课老师不得霸占体育课。

可没成想这一举措被学生家长投诉了,班级群里,家长们义愤填膺:

“我们班的孩子每天比其他班的人少学45分钟,一周就少几个小时,一学期下来就会差一大截!”

“简直就是误人子弟!一点不为学生考虑,不配当老师!”

迫于压力,从此我们班的课表上再也没有了体育课,但家长却后悔了,纷纷哭着来跟我道歉,求我恢复课程。

......

临近期中,教学楼里的气氛日渐紧张。

我让体育委员把下节课要用的篮球和跳绳提前带到操场。

这是我带这个班以来定下的规矩,体育课雷打不动,谁也不能占。

新转来的学生周睿的妈妈,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消息。

她先是发了一个焦虑的表情。

“陈老师,孩子马上就要中考了,这都什么时候了,怎么还想着上体育课啊?”

她这句话让原本安静的群聊瞬间有了动静。

好几个潜水的家长冒出来,发了几个关注的表情。

旁边的英语老师刘老师,好心在群里帮我解释。

“周睿妈妈,陈老师是为了孩子们好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劳逸结合效率才高嘛”

另一个家长也跟着说:“是啊,我们家孩子就盼着体育课放松一下呢。”

“哦?放松?”

周睿妈妈的下一条消息带着明显的火药味,“别的班都在补课,就我们班在操场上疯跑,这学期结束,成绩被拉开一大截,这个责任谁来负?”

刘老师和那个家长的头像,都没再亮起。

下午,我的办公室门被敲响了。

周睿妈妈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成绩对比表站在门口,“陈老师,有空吗?我想和您谈谈关于班级教学效率的问题。”

我点了下头。

“您看看,这是我们班和隔壁重点班的平均分差距,我们整整差了五分!”

她走上前来,把那张纸拍在桌上,脸上带着一丝轻蔑。

“陈老师,我觉得,咱们班的学习 进度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”

“比如体育课,虽然有益身心,但在这个关键时期,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?如果能把这些时间用来巩固主课知识,对孩子们的未来才是最大的负责。”

我看着她,内心感到一阵无力。

“身体和精神的健康,是高效学习的基础。长期绷紧的弦,不仅容易断,更弹不出好音色。这比单纯地堆砌学习时间,要重要得多。”

“况且课纲规定了学生的在校运动时长,这是为了他们的长远发展”

周睿妈妈脸上的表情凝固了。

“陈老师,我不是在跟您探讨教育哲学。我是在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分数!”

我打断她,“我只知道,把一个健康、完整的孩子交还给你们,才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责任。”

她被噎得说不出话,最后挤出一句,“我只是提个醒。”

说完,她踩着高跟鞋,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办公室。

我没太在意,只觉得这是升学焦虑下的正常反应。

我从教十年,深知过度的学业压力对孩子的摧残。

而且我曾自费给班里孩子做过心理评估,焦虑和厌学倾向指数远高于正常值。

所以我才强制推行体育课的独立性,就是想给他们紧绷的神经留一个喘息的出口。

没想到,这份苦心在某些家长眼里,成了不务正业的铁证。

放学后,我看到李浩爸爸在群里发了一段话,艾特了周睿妈妈。

“周睿妈妈,陈老师也是一片好心,大家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。”

周睿妈妈立刻回复:“李浩爸爸你别和稀泥,李浩成绩好当然不着急。我们家周睿基础差,不抓紧怎么行?”

李浩爸爸没有再回复。

我看到周睿妈妈在群里发起了一个投票:“支持取消体育课,改为自习课的,请点1。”

屏幕上,那个“1”字,开始一个个地冒了出来。

我心里一沉,预感有些不妙。

晚上回到家,手机上收到了李浩爸爸的私信。

内容很简短:“陈老师,对不住了,我也点了,大家都点我不想孩子被孤立。”

这条消息下面,是他刚发在群里的一个“1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