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77:透视系统逼我搞事情

第2章

第2章

在张寡妇还没回过神时,方言已经爬上墙头,翻进了隔壁自家院子。

家里没人,估计都上工去了。

他回头看向张寡妇家,只见她和叫来的帮手一个个都愣在那儿。

张小婉和大队长的小儿子罗飞,四肢摊开,光着屁股在床上睡着,那模样要多不雅就有多不雅!

过了好一会儿,张寡妇才反应过来,赶紧冲过去给女儿盖好被子。

“看什么看,都别看了,还不赶紧......赶紧......”

她“赶紧”了半天,也没说出下文。

原本打算揪着方言的短处,哪曾想换成了大队长的儿子。

要论起来,罗飞即便长相不突出,可毕竟是大队长家的小子,自家闺女嫁给他,也不见得比嫁方言逊色。

可问题是,罗飞这小子已经结婚了啊!

张寡妇还没琢磨出办法,她三个哥哥就冲上去,从床上把罗飞揪下来,劈头盖脸一顿打:

“小兔崽子,敢祸害我们张家闺女,今天非打断你的腿不可!”

张寡妇大名叫张四娘,上面有三个哥哥,兄妹四人里她排老四。

老张头从小把她当宝贝疙瘩疼,舍不得让她嫁远了,就给她招了上门女婿。

所以,张寡妇的女儿从了张家姓氏,对三个哥哥不称舅舅,却叫大伯、二伯、三伯。

罗飞被疼醒,一睁眼就见一群人围着打自己,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,又被打晕了。

张寡妇家动静这么大,很快就有看热闹的跑去告诉生产队长罗彪。

罗彪一听,张家竟敢打自己小儿子,这还了得,立马叫上罗家人,要去找张家算账。

没多久,一群罗家人冲进张家。

罗彪望见小儿子满脸是伤、鼻青脸肿的模样,啥也没说,带着人就跟张家人动起手来。

向阳大队以前叫赵家村,村里田地原本都归赵姓地主。

日伪政府倒台时,赵地主怕被清算,带着钱财跑了。

后来土改,新政府把田地分给了原来给赵家干活的佃户和长工。

所以向阳大队姓氏杂,不像别的村子大多是一个家族,也就没有特别强势的村霸。

张家三兄弟对上罗家四兄弟,再加上各自的子侄和亲朋好友,这场混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。

动静太大,把张小婉吵醒了。

弄清楚情况后,她当场就懵了。

罗飞不仅结了婚,长得还难看,跟方言根本没法比,她心高气傲,压根看不上。

一想到自己的身子被这么个人糟蹋了,张小婉越想越委屈,哭得撕心裂肺。

她后悔极了,早知道这样,当初就不算计方言,好好跟他商量了。

......

方言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看来透视功能不能一直用,时间长了眼睛吃不消。

不过这场闹剧也看得差不多了,两家人打得头破血流,要不是洪书记带人赶来制止,说不定真要出人命。

最后在洪书记调解下,张、罗两家好像达成了什么协议。

可惜离得太远,方言只能看到他们嘴动,听不清说什么。

也没关系,向阳大队藏不住事,很快就能知道结果。

看来以后得学学看唇语,才能把这特殊能力用得更顺手。

方言不光看了隔壁的热闹,还大概试了试自己眼睛的本事。

没东西挡着的时候,视力至少是以前的十倍。

有东西挡着,视线就短多了,最多能看穿地下百八十米,再远眼睛就受不了。

但方言已经很满足了,能重活一世,还有这本事,再不知足就太贪心了。

不知是用眼太久,还是重生的缘故,一阵疲惫袭来,他倒在床上睡着了。

“小叔,小叔,吃饭了!”

一阵稚嫩的叫声把方言从睡梦中叫醒。

他睁开惺忪的睡眼,看到一个五六岁的黄毛丫头站在面前。

“小......兰?”

方言没认错的话,这是二哥的小女儿,自己的小侄女方兰。

丫头衣服上补丁叠着补丁,瘦得没几两肉,一看就严重营养不良,日子过得肯定很苦。

关于小侄女的记忆从脑海里冒出来:

上辈子,小丫头从小就受苦,长大了也没好福气。

丈夫四十多岁出了车祸,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,日子过得艰难,跟婆家关系也一团糟。

见小叔直勾勾地看着自己,小丫头有点怕,她这个小叔可不好惹,生气了就打人。

“小......小叔,吃......吃饭了。”

想起前世最后几年,小侄女经常照顾自己,方言心里一动,伸手把她搂进怀里。

小丫头吓坏了,小叔平时坏得很,经常骂人,还抢她的好吃的,今天自己没惹他啊,怎么又要打她?

“小......小叔,我不敢了,别打我......呜,呜呜......”

方言一阵无语,自己有这么吓人吗?

呃,好像还真就是这样,起码在两个侄子和两个侄女心里,自己挺吓人的。

方父方母一共生了五个孩子,最后活下来三个,有两个刚出生没多久就没了。

方言的大哥叫方圆,今年三十岁。

二哥叫方开,今年二十八岁。

后面的老三、老四没保住,就最小的方言活了下来。

所以方言跟大哥差了十二岁,跟二哥差了十岁。

可能是因为前面两个哥哥没留住,方父方母对他特别宠。

从小到大,家里有啥好东西都紧着他,两个哥哥只能一旁看着。

不光哥哥们处处让着,就连嫂子和侄辈们,也得依着他。

日子久了,被宠坏的方言染上好吃懒做的毛病,家务农活几乎从不沾手。

后来还被隔壁张寡妇母女算计,把个搅家精娶进门。

张寡妇母女看中的,正是他在方家的特殊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