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战英豪:陈怀民传

第1章

第1章

水天一色的长空之上,负伤的飞机座舱里的飞行员依旧死死握着操纵杆。

他没有选择跳伞,而是最后看了一眼家乡的方向,猛然拉升,撞向敌机。

剧烈的爆炸声中,两架失控的飞机如相互撕咬扑击,濒死也要一决胜负的猛禽战隼,在滚滚黑烟中纠缠着向着地平线陨落。

“轰!”

————

1938年,4月29日的武汉,初夏的空气里泛着弹药爆炸的呛人烟味。

这一天是日本裕仁天皇寿辰,又被称作“天长节”,寓意“地久天长”。

残暴的侵华日军在这一天想给天皇送上的寿礼,竟然是武汉的“血”与“火”。

由27架战斗机,18架轰炸机组成的飞行编队如同铁幕笼罩在武汉上空。

Z弹的爆炸声,飞机的轰鸣声,伤者的呻吟声与孩子的哭声连成一片。

就在这绝望悲怆的氛围之中,不知是谁喊了一声。

“飞机,那是我们的飞机!”

从汉口王家墩机场与孝感机场升空的中苏联合编队战机终于S到了战场!

仿佛暗室里的一束强光,涂装着黑黄色警戒条,机翼上喷涂着刺眼鲜红色带的伊-152战机,如浴火的凤凰与乌鸦般的日机纠缠在了一起。

率队迎击的中国飞行员是空军第四大队,这是支走出过高志航、李桂丹等好几位空军战神的传奇队伍。

原本一边倒的武汉上空,中苏编队驾驶伊-152战机的维克斯机枪与日军的九六式 7.7mm机枪响成一片。

根据当时百姓们的回忆,维克斯机枪的声音就好像有人在天上打铁,声音快速却嘈杂。

只有座舱里的飞行员才知道,维克斯机枪的声音会直接灌入耳罩,高频枪响刺耳得就像有人在耳边甩鞭子,长时间射击可能导致耳鸣,每打一发都震得太阳穴跳,连瞄准具都在颤抖。

但舍生忘死的中国空军根本不在乎,喷吐着火舌的机枪下,一架接着一架的日本战机冒着滚滚浓烟向下坠落。

空中每掉下一架日本飞机,城市里必定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。

几乎每座楼的楼顶上,都有着站在楼上看飞机的武汉市民。

他们无惧枪林弹雨,站在屋顶上朝着伊-152战机挥着手,甚至有人激动得将草帽、毛巾抛向空中。

高空之上,一架机翼上涂装着三颗五角星的墨绿色战机表现无比亮眼。

中国飞机的涂装也遵循国际空军的惯例,每击落一架敌机,就会在机身上喷涂一颗五角星。

三颗五角星,代表着这名飞行员曾经击落过至少三架日军战机。

开战不到五分钟,那架机身涂着白色编号“2104”的战机猛然升高,从2500米基准高度爬升至4000米,随后......

伊-152自上而下俯冲,战机以近乎失速的60度倾角切入日机编队的尾部。

原本整齐如雁群的日机顿时骚动起来,编队尾部的两架九六式舰载战斗机慌乱地朝着那架编号“2104”的伊-152开火。

伊-152里的中国飞行员面对两架九六式日军战斗机的火力,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长空之上,双方距离仅有八百米的时候,他急速向后倒飞,瞬间甩掉了追击的两架九六式日机,出现在了日军轰炸机的身后......

没等日本飞行员反应过来,脑后已经传来了维克斯机枪熟悉的“哒哒”声。

这是陈怀民无数次练习的“绕后开火”战术,拼命三郎般的战斗方式,便是航校聘请来的苏联教官都惊叹不已。

轰炸机的日本飞行员拼命地拍打着机舱玻璃,嚎叫着什么。

又是一梭子弹精准命中油箱。

那架日本轰炸机冒着滚滚黑烟,盘旋着朝下方坠去。

五分钟时间,日军就损失了第一架飞机!

“2104”的座舱里,面容硬朗,剑眉入鬓的陈怀民最后看了一眼那名坠落的日军飞机。

即使那名日本飞行员可以跳伞成功,混乱空域里的流弹也随时会要了他的命。

哪怕他能够侥幸落地,愤怒的武汉市民也不会放过他。

这便是侵略者们应有的下场。

他收回视线,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两侧的敌机越来越多了。

不止是刚才被他“戏耍”的两架日本战斗机,大概是轰炸机被击落刺激到了其他日军,围攻陈怀民的日机突然之间就增加到了五架!

对讲机里传来了大队长毛瀛初的大喊:“怀民!你被包围了,快点降低高度。”

陈怀民知道,毛队这是在担心自己。

就在刚刚过去的2.18空战里,毛瀛初的前任大队长,被誉为中国空军“四大金刚”的李桂丹,就是在击落三架敌机后被日军包围,寡不敌众,身死长空。

毛瀛初显然不想队里的陈怀民遭遇同样的厄运。

但情势紧迫,陈怀民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了。

“嗡!”

原本纠缠在他侧翼的日军战机忽然发动机剧响,原地拉升了数百米。

座舱里的陈怀民一眼就看到了拉升机翼上的醒目的旭日旗,以及狰狞红色的警戒条。

这彰显着对方的身份,日军的王牌飞行员——红武士!

根据国际惯例,击落下五架敌机的飞行员被称为“王牌飞行员”,日军的王牌飞行员又被称为“红武士”!

他们自认为战无不胜,天下无敌,他们是日本空军的军魂!

陈怀民刚才的出色操作吸引了这名日军“红武士”的注意。

很显然,他想要在其他日军面前复刻刚才陈怀民的“绕后开火”,以此挽回他们所谓帝国空军的尊严。

但陈怀民岂会束手就擒?

他一边驾驶着战机,灵活躲避周围四架敌机的火力,一边留心观察着上方那架“红武士”的动静。

忽然,毛瀛初大队长的声音又响了起来。

“怀民,上方有鬼子的飞机!”

云层之上,那架狡猾的“红武士”在云层的掩护之下,俯冲向下,位于飞机头部的7mm机枪疯狂发出“哒哒哒哒”的爆响,喷吐着火舌,朝陈怀民的座机扑了过来。

对面机舱之上,逆光的人影,与陈怀民一般年纪,消瘦的脸上是不可一世的骄横傲慢。

他叫高桥宪一,日本海军佐世保航空队第二航空队的中尉飞行官。

战无不胜的日本空军“红武士”!

他坐在俯冲的机舱里,朝着其他围攻陈怀民的日机做了一个“驱赶”的手势。

四架日机同时会意,竟是四散开来,但依旧如四根绞索紧紧盯着陈怀民的座机。

封锁敌机的走位,由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进行击S。

这种绞索战术,他们已用过很多次了。

在这些日军看来,中国空军不过是些会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愣头青,别说是眼前这个还不算熟脸的“2104”。

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的那个李桂丹,不也机毁人亡了吗?

可就在这时......

陈怀民的座机猛然拔高,竟狠狠照着“红武士”撞去!

高桥宪一几乎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侧过机场,两架飞机在空中以毫厘之差擦身而过。

高桥宪一胸口剧烈起伏,难以抑制自己在生死一线中逃出生天的紧张情绪。

同时,他还欣喜地发现——陈怀民中弹了!

伊-152战机的机舱被机枪子弹打碎,那名中国飞行员胸口中弹,鲜血清晰地溅射在了机舱破碎的挡风玻璃上。

虽然那名中国飞行员依旧顽强地拉住操纵杆,但机身已多处中弹,油箱开始燃起熊熊大火。

一切都结束了!

留给那名中国飞行员跟那架伊-152战机的下场,只有——机毁人亡!

此时,还没有切断的无线电通讯里,传来毛瀛初带着浙江奉化口音的怒吼。

“侬个莽张飞!”

“我喊你跳伞嘞——跳伞!”

“尔箇是违抗军令哉!“

陈怀民看了一眼上方那不可一世的红武士战机,含着血水,沙哑说道。

“毛队,您还记得我们中央航校的校训吗?”

无线电那头的愤怒戛然而止,取而代之的是猝不及防的沉默。

“我们的身体、飞机和Z弹,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!”

......

与此同时,高桥宪一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他轻轻抚摸着贴在机舱上一张冲洗的黑白照片。

照片上的日本女人温婉娴静,明眸善睐。

“真是个难缠的家伙!“

“感谢你,美惠子,让我又赢了一次!”

“我一定会坚持回到你跟孩子的身边,一定......”

......

武汉长空之上,一架着火的伊-152战机忽然以180度角倒飞撞向一架涂抹着旭日徽章的日军战机。

轰隆巨响声中,两架战机如相互撕咬,决一生死的猛禽纠缠着向下坠落。

最后化成两团冒着黑色浓烟的火焰流星,重重砸落在了长江之中。

江水悠悠,一路向东,奔流入海,仿佛带着烈士的魂魄从长江头的武汉,回到了长江尾的镇江。

吴侬软语与北方官话交织的大街上,烟火气升腾的箱子里,那长江尾的一方小城,是烈士的故乡。

那是1916年的中国,悍然称帝又匆匆下野的袁世凯溘然病逝,陈独秀主办的《新青年》刚刚给沉睡的中华大地带来了黑暗里的第一缕曙光!